金管会在年前新春记者会中宣布,电子支付跨机构共用平台的「购物」功能,将於今年第二季上线,到时候,民众不用再切换电子支付App,用任何一家电支App,也能扫描其他电支业者的QR-Code来付款,等於让各电支业者的特约店家全部互通,都能支援其他业者的App,经手电支业者双方也能取得交易纪录来扩大顾客消费大数据。
在2021年中,新版电子支付机构管理条例上路之後,财金公司负责建置了一套电子支付跨机构共用平台(後简称电支共用平台),来提供电支机构前端交易资讯流和後端清算的金流整合,在2021年陆续上线了跨机构转帐、缴税功能,也可以跨行金融帐户资讯核验交易等服务,今年初开始上线缴费功能,例如爱金卡公司率先在1月初开始提供超过7,600项的缴费服务,民众也可以直接扫描帐单QR Code进行线上缴费。
「购物」功能第二季上线
不只如此,金管会在去年12月21日,核准了财金公司在电支共用平台上经营「购物」功能,预计今年第二季就会正式上线。到时候,只要电支业者支援购物功能後,民众用任何一家电支业者的App,到其他电支业者的特约商店,就能直接扫瞄共通QR Code来付款,不用再切换到该店家的专属电商。
未来,民众就可能用街口支付App到一卡通41万个据点付款,用街口App在全联超市缴费,或是到全家超商用全支付来付款。换句话说,凡是支援购物功能的电子支付业者,等於可以共享彼此的通路据点。
过去,店家必须一一与不同电支业者签约,在柜台摆放不同业者的QR Code,而民众也要切换到专属支付App才能扫码。未来,店家只需要与一家电支业者签约,透过电支共用平台,可以一次与所有支援购物功能的电支业者互通。同样道理,电支业者也不需要一一与各商店签约,串接系统,同样可以与其他电支平台共享通路。目前一卡通据点约41万个,街口支付约30万个,全支付与全盈支付则各有10万个据点,若这些业者都支援购物功能,就能将这些据点整合成一个超大型通路。财金公司强调,这是电子支付跨机构互通的最後一哩,也可以与既有金融几机构跨体系整合。
小型电支能快速扩大通路,大型电支则取得更多顾客交易数据
购物功能上路,不只提高消费者支付的便利性,对电支业者而言,也可以取得更多交易资讯。消费者用A电支App到B电支特约商店付款时,A电支和B电支都会取得这笔交易资讯来作业,等於不只是通路共享,也可以互通消费者的当次交易资讯。这大小电支业者来说,都是双赢,小型电支业者可以藉此跨大可付款的通路店家数,而对大型电支而言,则可以取得更多支付交易资讯,来完善顾客的消费大数据。
通路规模差异变小,会员经营差异化成新关键
但是,电支业者共享通路之後,未来势必更考验,电支业者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後续运用数据变现的能力,未来,通路规模和可用场域的差异越来越小,特店数不会成为吸引消费者的卖点,电支业者势必得强化自家的精准行销策略,祭出更多会员经营对策,这也会让电子支付市场进入全新的竞争态势,电支业者必须更转为更细致操作的差异化竞争策略。
因为购物功能中,电支业者共享彼此的通路,不只金流还需要资讯流的整合,财金公司在共用平台上也设计了一套对应的金流资讯流运作机制。
例如街口用户以街口支付App扫描一卡通特店的共通QR Code之後,街口App会先验证这笔交易是否为本人,确认後在用户街口电支帐户扣款。接着,交易讯息例如金额、特店代好、交易帐号等资讯,依照格式打包送到共用平台,通过平台验证QR Code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後,将交易资讯抛转给一卡通,由一卡通确认此店家为合作特店後,即时纪录该店有一笔来自街口的付款,最後将交易结果回报到共用平台,平台再通知街口,由街口通知用户付款成功。
然後,在每日结帐时间,财金会通知各业者每日结算金额,若电支业者当日用户付款金额大於当天的收款金额,财金就会到电支机构的清算帐户扣款,并将款项拨给收款金额大於用户付款金额的电支业者,完成当天的清算。
甚至,财金公司也设计了针对大型促销活动的系统爆量因应机制,例如双11活动,财金公司会依照电支用户数、特店数和交易讯息数量来预备所需的运算资源,也可由电支业者通知财金公司,提前扩充系统资讯来备战。
财金公司下一步是跨境电支,让国内电支App可以到海外消费
在电支共用平台完成购物功能之後,下一步,财金公司正在发展电支跨境业务,一方面可以让国内记名式储值卡,可以到国外搭乘交通工具或到特约商店消费,另一方面也要让国外记名式储值卡,可以到台湾核准机构的特约商店消费。
财金公司会扮演「境内帐务清算机构」的角色,协助电支机构与境外机构进行帐务清算、系统介接,以及资讯传输,财金公司曾表示,未来国内电支业者App,也能到海外消费,最大好处是免除海外交易手续费,不用像信用卡出国使用得额外付一笔跨境交易手续费。
根据金管会统计,目前电子支付跨机构共用平台,111年转帐次数高达728万笔,累计金额达到363.15亿元。…